发布时间:2019-10-22 22:47编辑:包装材料浏览(90)
、火源、热源等火灾危险源与外墙、屋顶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并应加强对火源、热源的管理。
火源、热源等火灾危险源与外墙、屋顶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并应加强对火源、热源的管理。
、电气线路不应穿过可燃外墙保温材料。确需穿过时,应采取穿管等防火保护措施。
现场的消防措施应达到下列要求:
、不宜在采用外墙保温材料的墙面和屋顶上进行焊接、钻孔等施工作业。确需施工作业的,应采取可靠的防火保护措施,并应在施工完成后,及时将裸露的外保温材料进行防护处理。
3.沿建筑物周边设置消防管线,干管不小于100mm,支管不小于65mm。在主干道边缘合理设置室外消火栓,间距不大于50m,周围3m范围内不得堆物。
核心提示:外墙保温材料的日常使用规定:、与外墙和屋顶相贴邻的竖井、凹槽、平台等,不应堆放可燃物。、火源、热源等火灾危险外墙保温材料的日常使用规定:
更多关于建筑行业独家信息,敬请实时关注本网微信号。
、与外墙和屋顶相贴邻的竖井、凹槽、平台等,不应堆放可燃物。
加强建筑施工现场保温隔热材料的管理,防止建筑保温隔热材料引发的火灾事故,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1.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足够有效的灭火器或消防台。生活设施按100m2配备2个4公升的灭火器。一般仓库、加工场和配电室配备1-2个4公升的灭火器;木工车间按100m2配备2个4公升的灭火器。
6165金沙总站,施工用照明等高温设备靠近可燃保温材料时,应采取可靠的防火保护措施;在外墙附近进行电焊、气焊气割施工,应实行严格的动火审批制度,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并派专门人员进行现场监护施工。
不宜在采用外保温材料的墙面和屋顶上进行焊接、钻孔等施工作业。确需施工作业的,应采取可靠的防火保护措施,并应在施工完成后,及时将裸露的外保温材料进行防护处理。
一是保温材料在施工现场的码放阶段。保温材料进场后,应远离火源。露天存放时,应采用不燃材料完全覆盖,并配置足够的消防器材,易燃易爆物品不能混放。
可燃、难燃保温材料的施工应分区段进行,各区段应保持足够的防火间距,并宜做到边固定保温材料边涂抹防护层。未涂抹防护层的外保温材料高度不应超过3层。
加强施工现场保温隔热材料的研发与管理
总之,加强建筑工程保温隔热材料的防火措施,防止和减少火灾事故,保证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保证建筑工程的节能功效,是房屋建筑工程的基本要求。防火是基础、前提,节能是最终目标。
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现在的能源消耗超过美国,成为第一消耗大国,但是我国是一个能源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每年超过50%的能源依赖进口,能源愈来愈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房屋建筑工程采取节能措施是形势所迫、大势所趋。对此,2007年国家出台《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要求房屋建筑工程必须采取节能措施。建筑工程的墙体保温隔热是房屋建筑工程有效的节能措施之一。建筑节能措施一般包括外墙保温外保温、外墙自保温、外墙内保温三种措施。但是外墙外保温是目前外墙保温普遍采用的措施,外墙保温隔热常用的材料有挤塑板、聚苯板、聚氨酯、酚醛泡沫、玻璃棉、岩棉等。我们都知道的,外墙保温材料尤其是板材的防火性能是很重要的,由于板材的防火性能级别达不到要求或是其他某种原因造成的火灾经常被我们知晓。2010年11月15日,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728号公寓大楼发生特别重大火灾事故,造成58人死亡、7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58亿元;2011年的沈阳皇朝万鑫国际大厦“2•3”火灾;2009年的北京央视新址配楼文化中心“2•9”火灾,均系外墙外保温材料火灾。易燃可燃外保温材料,已成为一类新的火灾隐患。
2.建筑施工现场保温隔热材料的管理。
外保温工程施工作业工位应配备足够的消防灭火器材。
为了消除火灾隐患,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必须坚持“防消结合”的原则,在施工现场采取有效的消防措施。首先,现场应成立防火安全领导小组,加强对现场火灾隐患的安全检查,消除火灾隐患,防患于未然;其次责任单位应建立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足够的救援器材和人员,并组织演练;最后,在现场实行严格的动火审批制度,保证动火安全,即使发生了火灾,也能有效地控制火源,防止火灾蔓延,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此工程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全阶段计划、布置、落实、检查现场的消防措施。
2.现场必须设置消防车道,其宽度不得小于3.5m。如不能环行时,应有回转车辆的场地。
本文由6165金沙总站发布于包装材料,转载请注明出处:6165金沙总站:外墙保温材料的一些日常使用规定 - 装饰材料资讯 - 装饰材料网
关键词: